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教学与研究 > 名师访谈

李彦宏也让子弹飞:与下属意见不一致时 一般听他的

发布时间:2015-03-27 10:07:00 人次浏览

在深圳举办的IT领袖峰会上,李彦宏说自己并不是极其强势的管理者,还是很放权的。“我与下属意见不一致,那怎么办?一般听他的。如果他做对了,这很好,他比我更懂他负责的那一块。如果他做错了,那也没关系,再按照我的idea再去做一遍。”


你发现没,政府性质的互联网大会,李彦宏都是很受欢迎的座上宾。基本上,他也每次必去报道。去年12月份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也好,今天的深圳IT领袖峰会也罢,他都会与其他互联网大佬有交集,每次也是炙手可热的发言者。


当然,他每次出现并不是走个形式或过场。起码最近的两次都言之有物,不论是自曝百度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时的阵痛,还是今天大胆反驳风口论,基本都会给人以启示。容我再加一句,他的着装也都很得体。


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说了漂亮话,就忘记百度目前在BAT中处于追赶状态的现实。拿三家2014年财报来看,阿里集团的市值最高2123.6亿美元,腾讯次之1641.95亿美元,百度市值为711.02亿美元,只有阿里的三分之一。


如果说体量显得我们太势力,那不妨再看看近两年百度的生态布局。拿最近的热门投资案例Uber来说,也许这是家全球最值钱的移动出行公司,但是在中国却并非如此。投资第三或者第四名,会是最好的选择吗?


今天与他同场的马化腾在谈到了BAT竞争时说,其实大多数时候,你打不死我,我也打不死你,投资的公司也是如此。他们也并不想打,只是底下人不干。可是我很想说,如果战争与腾讯无关,小马哥还能如此谈笑风生吗?有仗可打,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吧?



我觉得风口论、猪论,是充满了投机思维的一个方向。大家都想找捷径,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,我觉得其实挺危险的,整个社会不应该鼓励大家找这种捷径。实际上刚才包括杨元庆、马化腾,还有吴鹰刚才讲了,整个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,整个中国GDP连续这么多年快速的成长,不断的在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。


我们这一代人,整体来说都是很幸运的,所以不用找风口。我觉得从2000年回国到现在,过去这15年当中,我时时刻刻都处在风口当中,天天吹得我难受,各种各样的机会。让我焦虑的不是我能做什么,而是我哪些可以不做。我只有回答了我什么能够不做,我才能够真正的聚焦,把我想做真正适合我的东西,去做好。


刚才讲到“互联网+”,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做出很多花样。即使你过去跟互联网没有任何关系,你做的是最传统的产业,都可以从你自己的产业角度来看,怎么能够做得更好?如果你踏踏实实做,很可能能够做得越来越成功。如果你天天想跟风说,互联网金融热我做互联网金融,O2O热我去做O2O,医疗跟互联网结合我转去做医疗。这样是不行的。因为中国市场大,其实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多竞争对手,你看到的机会大家也都看到了。马云看到的机会,马化腾看到的机会,我看到的机会,我们其实看到的是差不多的。


所以不是说提前看到了这个方向,你就可以成功。不是说你站在这儿什么都不干,你就飞起来了,这个思维方式我觉得真的不能去鼓励。应该是说,我现在我喜欢什么,我擅长什么,我要想把这件事情做成,我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努力?用什么样的手段?


我创业这么多年,其实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,为什么很多我不擅长的事,最后也勉勉强强做成了。比如说管理,去跟人打交道。我是做工程师的,写程序我更擅长,产品的一些功能我更愿意去讨论。可是你做CEO,你要去跟人打交道,要去管理越来越多的人,在创立百度之前一个人都没管过,现在整个公司4万多人。


但是,我真的是太想把这件事做成了。我就觉得,为了做成这件事我什么都愿意干。所以慢慢很多事就这么过去了。所以用这样的心态,你可能原来本身不擅长的事你也做成了。如果你的心态是,哪儿有风口我就到哪儿呆着去。到那儿呆着的人太多了,你什么也不干,一会儿就把你挤跑了。


谈有几条命


画外音来自吴鹰:我之前听一个人说起:李彦宏讲过,百度的命是攥在自己手里的,腾讯的命有一半攥在手里,好像对另外一家没有评论,我想你的意思是不是阿里的命都不在自己手里?有没有这回事?这是不是你说的?如果是你说了,原因是什么?


没有这回事,我头一次听说这种说法。你说这个,我想起另外一个事。可能前一两年,微博有讨论过如果BAT三家创始人不在了,会发生什么?好像大家觉得百度对我的依赖程度要高于腾讯对马化腾,和阿里对马云的依赖程度。我不知道这个依赖程度是高好还是低好?


但是,从我的角度来讲,我是不认可百度对我的依赖程度这么高的。因为从管理风格来说,我并不是一个极其强势的管理者,还是很放权的。我们公司内部讨论问题,我与下属意见不一致,那怎么办?一般听他的。如果他做对了,这很好,他比我更懂他负责的那一块。如果他做错了,那也没关系,再按照我的idea再去做一遍,我们就是这样的工作方式。


百度的文化,还是非常给每一级的领导者授权,希望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的去做一些决策。包括很多上亿美金的并购,可能最后也是在ERP系统里我做批复,一般不太仔细看那些细节。但是有些东西我会很关注,我喜欢的产品,喜欢的技术像深度学习,我会很关注。人工智能在整个百度业务里头,目前它对收入有多少贡献?也说不清楚。但是可能五年、十年以后会有非常大的贡献。


这些东西我会跟吴恩达做一些问题,也会在方向上提一些自己的想法。比如说未来手机搜索形态,可能大家会越来越使用语音或者图象输入,我判断五年之后一半搜索都会包含语音或者图象作为输入。大多数情况下,我还是很放手的。所以有一天,我离开了百度或者百度没有我的话,应该不会出大问题。


谈BAT垄断


中国大概有6、7亿网民,无论百度还是腾讯,我们在网民当中的渗透率已经很高。当你到这样的一个渗透率的时候,真正推动你企业或者业务往前走的,是整个生态。所以这个生态越繁荣越有意思,竞争越激烈对我们整体的发展,是越有好处的。


所以不管是BAT之间相互竞争也好,相互合作也好,以及我们跟一些创业型公司合作,比如小到简单的商业合作,中到投资希望未来有更深层的合作,再大到控股或者收购,对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生态都是健康的。


以前创业的时候都是华山一条路,只有上市投资者才可能退出。现在你卖给BAT也是一种退出,不愿意卖,我们也很愿意投。你一点都不愿意投,纯粹的商业合作我们也很高兴,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。由于可能性多了,投资者也有更多的机会,所以我们这几年看到,大量的资金涌入到中国互联网的领域里,又给创业者创造了很多的机会。即使马化腾投的公司,我也很希望看到它起来,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平台性的公司,连接整个服务。只要他不排斥我,愿意跟我连接,又做得很好,那我的用户体验也变得很好了。所以我们是共融共生的关系,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激烈对抗。
  1. 上一篇:李开复:带着更平静的心态回到更疯狂的世界
  2. 下一篇:李光耀自述:人性本恶 必须加以限制

ICP13008299-1

չ